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咸豐八年(1858)。 |
|
字號 |
字( 在中 ),號( 祉亭 )。 |
經歷 |
1.自幼好學,為清代第一位臺灣籍進士,有「開臺進士(開臺黃甲)」的美譽。 2.鴉片戰爭期間,英軍進犯大安港。鄭用錫自募兵勇,援助官軍,因功獲賞。 3.兩度主講竹塹明志書院,栽培後進不遺餘力。 4.晚年築北郭園,寄情其間,以詩酒自娛。曾任詩社「斯盛社」盟主。 |
文風 |
1.詩文風格平淡雋永,時人傳誦。 2.今存作品以詩為主,從家庭田園到憂國刺時之作皆有,題材廣泛,富生命理趣。 |
評價 |
1.楊浚評其詩:「發於性情,深得《三百篇》之遺旨。其品格在晉為陶靖節(陶淵明),在唐為白樂天(白居易),在宋為邵堯夫(邵雍),間有逼肖元遺山(元好問)者。」 2.王國璠評其詩:「獨五言律絕,頗有田園之趣,應可傳也。」 3.日據時期的漢學家尾崎秀真,曾稱鄭用錫為臺灣三百年間最具代表性的儒者。 |
著作 |
後人編有《( 北郭園全集 )》。 |
分類 |
性質 |
名篇舉例 |
論 |
用於論斷事理,主要有論政、論史、論學、論文幾種。 |
蘇軾〈留侯論〉、賈誼〈過秦〉、 曹丕《典論•論文》 |
辯 |
側重於辯駁,帶有辯論性;往往針對某一觀點、主張進行批駁。 |
韓愈〈諱辯〉、柳宗元〈桐葉封弟辯〉 |
議 |
多用於朝廷議事、陳述不同意見。分奏議、私議二種。 |
柳宗元〈駁復仇議〉 |
原 |
推論事理的本源,從根本上對某一問題加以探討、深究。 |
韓愈〈原毀〉、黃宗羲〈原君〉、 曾國藩〈原才〉 |
解 |
對事物進行解說、以袪除迷惑,常用假設問答的形式。 |
揚雄〈解嘲〉、韓愈〈進學解〉 |
說 |
重在說明,帶有雜文、雜感性質。題目可大可小,行文自由。 |
韓愈〈師說〉、柳宗元〈捕蛇者說〉、 周敦頤〈愛蓮說〉 |
背景 |
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地區同屬泉州府的移民之間爆發大規模械鬥,俗稱「頂下郊拚」,此事導致地方大亂,鄭用錫於是撰文調停。 |
主旨 |
1.強調族群間和睦相處的重要。 2.希望消除臺灣族群對立的亂象。 |
章法 |
1.以( 勸和 )為主軸。採用正反論述的表現手法,剖析「和」的重要。 2.首段開門見山,說明不和的根源來自族群( 分類 )的觀念。 3.第二段正面說理從地緣關係、先賢所言與文字意義說明族群融合的必要。 4.第三段反面論述,說明臺灣族群對立的害處。 5.末段從( 自省 )的角度出發,提出改善的方法,並表達對和諧社會的嚮往。 |
價值 |
1.清代首篇勸導族群融合的非官方作品。(以仕紳身分進行呼籲) 2.提出了以「新住地認同」取代「原鄉認同」的觀念,至今仍具時代意義。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