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跋類重要篇章
篇名與作者 |
性質 |
主旨 |
寫作特色 |
東晉•陶淵明 〈桃花源記〉 |
詩序 |
以虛構的「桃花源」表達作者對理想世界的憧憬。 |
雖以「記」名篇,實為〈桃花源詩〉的詩前序。用字遣詞簡潔精鍊,情感表現深遠有味。 |
東晉•王羲之 〈蘭亭集序〉 |
詩集序 |
記述文士名流會集蘭亭,舉行春禊,飲酒賦詩的盛況,並抒發生命有限,死生之事大的感慨。慨嘆中蘊含對人生的眷戀與熱愛。 |
由樂及悲,再引出古今共感的體悟,使文章層次婉轉曲折。寫景、敘事、抒情,皆和諧自然,情感真摯。 |
唐•李白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
詩集序 |
抒發人生苦短、歡樂無多的感慨,並隱約透露出以文字傳千古的積極企圖。全文圍繞「及時行樂」主題。 |
為駢體抒情小品,有詩味。以「時間」意識貫串全文。文章畫面豐富多采,情意纏綿真摯,文氣轉折多姿。 |
宋•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 |
書序 |
追敘早年與丈夫蒐集整理金石書畫,考訂文字的苦樂過程,並藉以抒發夫妻恩愛之情。 |
打破書序常規,對《金石錄》著墨甚少,主要在追憶往事。風格清新,辭采俊逸,「真情」通貫全篇。 |
民國•連橫 〈臺灣通史序〉 |
書序 |
論述臺灣無史的缺憾以及修撰《臺灣通史》的緣由,並期勉同胞承先啟後,以發揚民族精神。 |
大量運用排比、譬喻與反詰句。以「史」字為線索貫串全文。思想內涵和寫作技巧兼具。 |
時代 |
東晉 |
字號 |
字( 逸少 )。 |
生平 |
1.出身官宦世家,年少聰慧博學而享盛名。 2.曾任右將軍等職,世稱王( 右軍 )。 3.後辭官歸隱,遍遊名山勝水,結交方外之士,逍遙自適。 |
書法地位 |
1.工於書法,楷、行、草各體皆能博採眾長,自成一家,世人譽為「( 書聖 )」。 2.《晉書•王羲之列傳》:「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3.代表作有〈蘭亭集序〉、〈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等,其中〈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與顏真卿〈祭姪文稿〉、蘇軾〈寒食帖〉並稱「天下三大行書」)。 |
文風 |
文章直抒胸臆,文筆疏朗簡淨。 |
著作 |
後人輯有《王右軍集》。 |
評論 |
1.梁武帝蕭衍:「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2.唐太宗李世民:「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唯王逸少乎!」 3.歐陽詢《用筆論》:「冠絕古今,惟右軍王逸少一人而已。」 |
(一)坦腹東床
「東床」、「東床坦腹」、「東床快婿」、「東床佳婿」、「東床嬌客」等,皆指女婿,而這個典故便源自王羲之。王羲之十六歲時,太尉郗(ㄔ)鑒想要替才貌雙全的女兒郗璿選女婿。郗鑒聽說丞相王導家族的諸郎個個人才出眾,相貌不凡,便派人到王家擇婿。當時的王家子弟聞訊後,都希望能夠中選,表現得十分莊重矜持。唯一例外的是王羲之,他躺在東邊的床上,衣襟敞開,肚子裸露,若無其事地吃東西。使者回去向郗鑒報告情形,郗鑒聽了高興道:「那坦腹東床的少年,才是我心目中的佳婿啊!」王羲之毫不矯揉造作,因而成為了太尉郗鑒的東床快婿。
(二)愛鵝成癡
1.傳聞王羲之愛鵝,因為鵝頸的伸屈盡致,可悟書法。當時會稽郡有一位獨居的老太婆,養了一隻很會叫的鵝,王羲之便派人去跟這老太婆情商買鵝。老太婆堅持不肯出讓,王羲之無法,便打算去看看這隻鵝。那老太婆聽說王羲之要來,而家中太窮無物招待,便將鵝宰了待客。王羲之專程去看鵝,結果只看到一碗鵝肉,心中惋惜不已,頹然而返。
2.山陰縣有一個道士,養了一群美麗的白鵝,王羲之無意中見到了這群鵝,徘徊不忍離去,堅請道士轉讓給他。道士要求王羲之替他抄一部經,便將鵝全部相贈。王羲之欣然答應,從上午一直寫到下午才寫完,最後帶了一群白鵝歸去。
(三)入木三分
在書法創作中,筆力是書法好壞與否的關鍵。據說,有一次皇帝在北郊舉行祭祀的儀式,必須更換原本已寫有祝祭文的木版,工人們在削去王羲之寫過的木版時,發現他的筆跡竟然透入木版有三分之深(約0.9公分)!結果要把木板削去三分才能把王羲之的筆跡除掉,由此可見王羲之雄厚強勁的筆力,無人能及。
(四)竹扇題字
王羲之遊會稽蕺(ㄐㄧˊ)山時,經過一座石橋,看到一個老婦人在炙熱的太陽底下賣六角竹扇,路過的人雖多,卻沒有人光顧。王羲之憐憫這個老婦人,便拿出筆來,在竹扇上各題五個字。老婦人很不高興地嘀咕著,怪他畫壞了扇子,王羲之告訴她說:「妳的扇子平常一把賣十文錢,妳現在告訴客人說扇子上是王羲之題的字,每把一定可賣上百文錢。」老婦人半信半疑,扇子果然一搶而空。後來的人為了紀念王羲之的善行,便將此橋改名為題扇橋。
(五)墨池學書
王羲之年少時,想效法東漢名書法家張芝臨池學書,每天不停勤學苦練,廢寢忘食。每當他寫完了字,就在門前的水池裡洗毛筆、硯臺,最後池水都變成黑的了,當時的人便稱那水池為「墨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