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奏議類古文

性質

古代臣下向君王陳情、論政的公文。應用文的一種,屬( 上行 )文,有一定的程式和套語、辭令。

源流

1.戰國通稱「( 上書 」。

2.秦代訂立制度,將「書」改稱為「奏」。

3.漢代訂上書禮儀為(  )  )  )(  )四品。

4.漢代以後,名目增多,以應付政事繁雜之需要。

種類

主要用來向帝王表達感激之情。

即「進」的意思。早期用於向帝王告狀,後來成為奏章的總名,故有奏議、奏狀、奏章、奏疏、奏本等名稱

即「標明其事」的意思。早期主要用以陳情,唐宋以後功能多樣化,也可用於論事、請勸、慶賀、薦舉、辭免、貢物等,又稱「表文」、「奏表」。

例:諸葛亮出師表、李密陳情表、韓愈論佛骨表

即「宜」的意思,辨明事體是否合宜,常用於議事論政,多為帶有辯論性的政論文。例:柳宗元駁復仇議

臣下回答帝王的提問,無論口頭或形諸文字都稱作「對」。

例:諸葛亮隆中對

對策

臣下對答「詔書」的詢問而陳述政見的文書,較「對」更為正式。起源於漢代,初為朝廷選士所用,後擴大至臣子的進言。

例:董仲舒〈賢良對策〉。

上書

一切上奏文章的泛稱,並非制度上的名稱。

例:李斯〈諫逐客書〉(上秦始皇書、司馬相如上書諫獵、枚乘上書諫吳王

用於疏通事理、條述見解。古代人臣向君王進言議事的文體始於漢代。例:賈誼陳政事疏(又稱〈治安策〉,是中國萬言書之祖)論積貯疏、鼂錯論貴粟疏、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備註

1.除以上幾種,尚有「劄(ㄓㄚˊ)(札子)(宋代奏章異名)、「封事」(密封的奏章)、「彈事(奏彈)(專用於彈劾)等公文類型。

2.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大致的說明了主要的公文類型與用途。

奏議類文章整理

篇目與作者

背景

內容、特色

戰國•李斯

〈諫逐客書〉

韓王派水利專家鄭國,假發展水利之名,欲削弱秦國國力。秦國宗室提議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故上書希望說服秦王政取消逐客之令。

1.首先開門見山直指逐客之過,再用史證、物證、事證,層層正反對比,說明逐客不利於秦的道理。

2.全文鋪陳排比,氣勢奔放。

3.被喻為「駢文之初祖,漢賦之先聲」。

三國•諸葛亮

〈出師表〉

諸葛亮於二次北伐前夕,進表給蜀漢後主劉禪,一方面勸勉後主,一方面表明自己出師的目的和為國盡忠的心志。

1.以廣開言路、秉公執法、親賢遠佞三事勸勉後主,以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為己任。

2.十三次稱「先帝」,彰顯先帝之遺德,並藉先帝遺訓勸勉後主。

3.與李密〈陳情表〉、韓愈〈祭十二郎文〉並稱中國三大抒情文。

晉•李密

〈陳情表〉

晉武帝三年,徵召李密入京任職,多次催迫。李密因祖母年老多病,無人奉養,遂上此表陳情,表明先盡孝道,再盡臣節的願望,請求晉武帝體諒。

1.句句稱臣表明心志,推辭官位、拒不上任是為盡孝,而非眷戀前朝蜀漢。

2.駢散並用,多四字句。真情流露,委曲暢達。

3.與諸葛亮〈出師表〉、韓愈〈祭十二郎文〉並稱中國三大抒情文。

唐•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唐太宗登基後,逐漸喪失勤儉奮發的作風,轉而追求享樂,百姓為此所苦。魏徵為此上疏。

1.以「積德義」為中心,強調固本溯源、居安思危的重要,指出為政者須謹慎面對民意,並提出「十思」之論,總結治國要點。

2.用喻巧妙,駢散結合,形式工整,鏗鏘有力。

三、李斯

時代

戰國楚人

經歷

1.年輕時在家鄉( 上蔡 )任郡小吏,後師從( 荀子 )學習帝王之術。

2.學成後入秦,獲秦相呂不韋賞識,擔任郎官,得以併吞六國之策遊說秦王政,深獲器重。

3.秦統一天下後,出任丞相。秦朝的規模制度,多出自李斯的規劃。

4.秦始皇去世後,附從趙高發布假詔書,賜死秦始皇長子扶蘇,改立少子胡亥。

5.秦二世繼位後,趙高獨攬朝政,誣陷李斯謀反,處以腰斬,並夷三族。

文風

文章鋪陳排比,氣勢奔放,為駢文之初祖、( 漢賦 )之先聲。

其他

亦工書法,長於( 小篆 ),有〈倉頡篇〉及秦刻石銘文傳世。

相關評論

(一)個人特質:

1.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李斯以閭閻(平民身分)歷諸侯,入事秦,因以瑕釁(把握時機),以輔始皇,卒成帝業,斯為三公,可謂尊用矣。斯知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苟合,嚴威酷刑,聽高(趙高)邪說,廢適(通「嫡」)立庶。諸侯已畔(通「叛」),斯乃欲諫爭,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周公、召公)列矣。」(李斯出身平民,行蹤遍歷諸侯各國,後來到了秦國,利用機會,得以輔佐秦始皇,終於成就了帝王的大事業,李斯也做了丞相,可算是得到尊寵重用了。李斯知道儒家六經的要旨,卻不力求修明政令,來補救秦始皇的過失,而只是貪戀爵祿,曲意順從逢迎,而且用嚴厲的威勢和苛酷的刑罰來治理百姓,又聽信了趙高的邪說,廢了嫡子扶蘇而立庶子胡亥。等到諸侯已經叛變了,李斯才想進諫,這不是太遲了嗎?一般人都以為李斯因為盡忠而死,但我仔細考察事實的真相,卻和世俗的看法不同。不然的話,那李斯的功勞恐怕要和西周的周公旦和召公奭並列了。)

2.鍾惺《史懷》:「李斯,古今第一熱中富貴人也,其學問功業佐秦兼天下者,皆其取富貴之資。而其種種罪過,能使秦亡天下者,即其守富貴之道(為保富貴而曲意逢迎秦二世)。究竟斯之富貴,僅足以致族滅,蓋其起念結想,盡於倉鼠一嘆(參「倉中鼠」)。」

(二)文學成就:

1.劉勰《文心雕龍•封禪》:「秦皇銘岱,文自李斯,法家辭氣,體乏弘潤,然疏而能壯,亦彼時之絕采也。」(秦始皇在泰山刻石封禪,石上銘文出自李斯之手,文辭間帶有法家語氣,風格上有欠寬弘圓潤,然而條理清晰,文氣健壯,也算是當時最好的封禪文了。)

2.魯迅《漢文學史綱要》:「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議,尚有華辭」、「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p7955092 的頭像
    cp7955092

    一二居的國文天地

    cp7955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