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雜記的內容廣泛,包括一切記事、記物之文,亦有夾寫景、抒情或議論者。
題材內容 |
說明 |
代表作品 |
臺閣名勝記 |
古人修築亭臺樓閣,或是觀覽名勝古蹟時,藉此記敘建造修葺的過程、歷史的沿革以及傷今悼古的感慨等 |
歐陽脩〈醉翁亭記〉 范仲淹〈岳陽樓記〉 |
山水遊記 |
以描寫山川勝景、自然風物為題材,是作者親身遊歷的紀錄,抒寫作者對山川風物的感受 |
柳宗元〈永州八記〉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
書畫雜物記 |
記述該書畫或物件的內容、形狀、藝術特點、流傳情況等,亦有因此而懷遠人、發議論、生感慨者 |
韓愈〈畫記〉 魏學洢〈王叔遠核舟記〉 |
人事雜記 |
以記人敘事為內容。一般以「記」名篇,少數則標為「志」 |
錢公輔〈義田記〉 歸有光〈項脊軒志〉 全祖望〈梅花嶺記〉 |
性質 |
1.雜記的一種,文學性比較強。 2.主要是記敘旅途中的見聞、某地的風土民情和山川景物,並寄託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表現其審美情趣。 |
||
起源 |
( 魏晉南北朝 )時期出現了山水詩,而辭賦駢文也出現以自然山水為描寫對象的遊記。 |
||
發展 |
時代特色 |
代表作品 |
|
唐 |
1.受中唐以後「( 古文運動 )」的影響,此時的遊記繼承秦漢散文的風格,融入比興技巧、褒貶諷諭手法等,並汲取六朝駢文的經驗。 2.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在此時完成,對中國古代遊記散文的發展過程,具有劃時代的開創意義。 |
柳宗元《永州八記》 |
|
宋 |
1.宋代以山水主題抒發政治感慨和思想情緒,使山水形象更加突出、意境更為深遠,表現出作者獨特的情操與性格。 2.不少作者著重山水景物原貌的探求,透過自身遊歷的體驗和了解,書寫自己親自所得的見聞,是名副其實的記遊。 |
1.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2.陸游〈入蜀記〉(日記體) |
|
明 |
1.元、明、清遊記散文呈現出旅遊化的傾向,將山水名勝視為獨立的審美對象,表現出客觀的自然山水美所給予人們的適意和快感。 2.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三袁)的山水遊記,側重於分析、品評山水的特色,出現不少輕鬆詼諧的妙語,表現出大自然之美妙所激發人們的愉悅情緒,明顯地體現了「旅遊化」的特點。 |
1.張岱〈湖心亭看雪〉、徐宏祖《徐霞客遊記》(中國第一部遊記專著) 2.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
|
清 |
1.方苞〈遊雁蕩山記〉、姚鼐〈登泰山記〉 2.郁永河《裨海紀遊》(最早與臺灣有關的日記體專著,又名《採硫日記》) |
||
備註 |
1.北魏酈道元的《( 水經注 )》,被推為山水文學之宗,開遊記文學之先河。 2.中國山水遊記奠基者為柳宗元,《永州八記》被奉為遊記文類的典範。融合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的寫作藝術,對後世影響深遠。 3.晚明張岱:「古人記山水手,太上酈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時則袁中郎。」 |
姓名 |
韓 愈 |
柳宗元 |
籍貫 字號 |
河南河陽人。字( 退之 )。世稱韓吏部、韓文公、韓昌黎。 |
河東解縣人。字( 子厚 )。世稱柳河東、柳柳州。 |
貶謫 |
1.任監察御史時,因上書直言,被貶為連州陽山令。 2.憲宗時任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觸怒皇帝,被貶為潮州刺史。(〈論佛骨表〉) |
1.因參與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期間作《永州八記》、〈逐畢方文〉)。 2.後又被貶為柳州刺史。在柳州時,因握有實權,能為民服務。 |
政績 |
在潮州的政績: 1.驅逐鱷魚,為民除害。(〈祭鱷魚文〉) 2.釋放奴婢,移風易俗。 3.振興教育,興辦學校。 |
在柳州的政績: 1.挖井墾荒,發展農業。 2.解放奴婢,改善制度。 3.興辦學堂,發展文教,破除迷信。 |
思想 |
繼承儒家道統,排拒佛、老思想。 |
博採各家學說,出入儒、釋、道三家。 |
文學 主張 |
文以( 載道 )。提倡古文,反對駢文。 |
文以( 明道 )。不棄絕駢儷文字,注重文辭與內容並重。 |
創作 風格 |
1.散文:風格多樣,語言精鍊,氣勢雄健。 2.詩:勇於獨創,別開奇崛險怪的風格。 屬( 奇險怪誕 )派。 |
1.論說文:結構嚴密,思想深刻。 2.山水遊記:文筆清麗,情景交融。 3.寓言作品:短小警策,含意深遠。 4.人物傳記:刻劃精細,形象鮮明。 5.詩:淡雅簡峭,在詩壇上獨樹一幟。 屬( 山水派 )。 |
稱譽 |
蘇軾稱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
韓愈稱其「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司馬遷)」。 |
著作 |
門人輯有《昌黎先生集》 |
後人輯有《( 柳河東集 )》 |
文學 成就 |
1.韓愈與柳宗元共同發起中唐( 古文 )運動,積極倡導語言質樸,形式自由的散文。並身體力行,創作大量優美散文。 2.兩人並稱「韓、柳」,並躋身「( 唐宋古文八大家 )」之列。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