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現代詩常識

 (一)現代詩名義:

   1.相對於「古典詩」而言:( 現代詩 )

      2.相對於「舊 詩」而言:( 新 詩 )

      3.相對於「文言詩」而言:( 白話詩 )

      4.相對於「文言詩」而言:( 語體詩 )

 (二)白話文學運動(五四新文學運動):

胡適是民初提倡白話文學的先導,他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運動。民國六年在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誌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文學改良要從「八事」入手(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僻俗字俗語),開始提倡白話文。民國七年的〈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更有「文須廢駢,詩須廢律」之說,推行白話文不遺餘力。

 (三)中國最早的新詩集:( 胡適 )的《( 嘗試集 )》。

※現代詩與近體詩比較

 

現代詩

近體詩

語言

白話

文言

押韻

不須押韻,也不講究平仄格律

偶數句押韻,一韻到底,且有格律的規範

句數

不限

1.絕句每首四句,律詩每首八句

2.排律每首十句以上

句式

1.可長可短,不須整齊、對仗

2.分行、分節(段)書寫

1.分五言、七言兩種

2.絕句可不對仗;律詩中間兩聯須各自為對

△相較於近體詩偏重格律上的表現,現代詩更加重視形式的設計語言的凝鍊意象的融鑄節奏的掌握等。

二、現代詩發展

詩派

簡介

代表詩人

民國初期

五四嘗試期

1.( 胡適 )配合其推行的白話文運動,率先嘗試以白話文寫詩。

2.強調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

胡適、劉半農

小詩

著重抒情與哲理,為人生問題尋找出路

冰心、宗白華

新月派

(新格律派)

1.由新月詩人領導(多為留英者)

2.講求詩歌的韻律。強調三美:( 音樂美 )、( 繪畫美 )、( 建築美 )。

3.形式整齊,有方塊詩、豆腐乾體之稱。

徐志摩、聞一多、

林徽音

象徵派

1.師法法國象徵主義詩人波特萊爾的表現手法,致力於意象的組合及其暗示作用。

2.語言晦澀朦朧,富感傷與頹廢色彩。

3.反對格律,追求自然的音節。

李金髮

來臺之後

現代派

1.民國42年,( 紀弦 )創辦《現代詩》季刊,民國45年成立( 現代派 )。

2.認為新詩是( 橫的移植 ),而非縱的繼承。

3.使臺灣新詩的創作觀念與表現方法煥然一新。

紀弦、楊喚、鄭愁予、林泠、商禽

藍星詩社

1.民國433月,由覃子豪、夏菁、余光中、鍾鼎文、鄧禹平等人所成立。

2.是針對紀弦的「反動」,作風傾向( 抒情 )。

覃子豪、余光中、周夢蝶、敻虹

創世紀

詩社

1.民國4310月,張默、洛夫、瘂弦所成立。

2.與「現代派」、「藍星詩社」相互抗衡,影響臺灣詩壇近二十年。

3.倡導( 超現實主義 )。

張默、洛夫、瘂弦

、辛鬱、管管、渡也

笠詩社

1.《笠詩刊》創刊於民國53年。

2.「笠」的精神就是一種拙樸踏實的精神,是1970年代初期唯一能與「創世紀」抗衡的詩社。

3.著重( 鄉土 )精神的維護。

白萩、李魁賢、非馬、李敏勇

其 他

1.以羊令野為主的《南北笛》詩刊,早在民國47年即出現,可惜同仁不多,往往是羊令野個人努力的成績,因而被埋沒了。

2.《葡萄園》詩刊創刊於民國57年,一貫主張詩的明朗化、大眾化,歷經主編易人,風格未變。

新生代

飛揚時期

1.1970年代以後,新生代詩人紛紛合組詩社,出版詩刊,影響力最大的有《龍族》、《大地》、《詩人》季刊、《草根》月刊、《秋水》詩刊五份。

2.詩人的生活語言與文學語言沒有差距。

蕭蕭、陳芳明、向陽、蘇紹連、苦苓

多元並陳

時期

1.19801990年代詩壇可謂「眾聲喧譁」,沒有主流才是真正的主流。

2.詩與多媒體結合,圖像詩、錄影詩、網路詩湧現。

林燿德、夏宇、鴻鴻、羅智成、杜十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p7955092 的頭像
    cp7955092

    一二居的國文天地

    cp79550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